明中后期,随着紫砂茶壶的兴起以及茶道的趋于大众化,饮茶之风进入了又一个历史高峰。但是这一次的饮茶高峰却没能一直维持下去,到民国至20世纪末期中国茶道仅成为“二句俗语”了。这是怎样的“过山车”?在这期间,中国茶道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?
——明中后期,茶道形式稍有变化:其一是紫砂茶壶的兴起;其二是茶道程序由复杂转为简单,向符合大众化发展。茶道在中国进入了转变时期。明代张源撰写的《茶录》便又提到了“茶道”一词,除要求饮茶用水、茶具、茶叶俱佳外,还提到了茶之精、燥、洁、如此茶道才算到家。
——明代后期四、五十年时间,出版了较多茶书,文人学士也争相事茶、辨茶,饮茶之风迎来了又一个历史高峰。中国古代茶叶科技也借助此风,发展到了又一个历史阶段。明末清初,文人学士甚至出现以不懂茶道为耻的现象,即使是当时的女流之辈亦精于茶道。
——但清中后期之后,茶道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趋于简化,人们似乎仅知“茶饮四宝”。民国至20世纪末,中国茶道似乎仅成为“二句俗语”,茶之味美已很少被人们所享受了ob体育。
庆幸的是:30年多前,茶文化热再度兴起,国人再论茶礼茶道,中国茶道重新为国人所重视起来。郭雅敏研究员通过该篇《中国茶道纵论》,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茶道的希冀:“望中国茶道在新的时代 有一番新的形式与内容,为国家民族的祥和、团结、文明、昌盛服务。”